南怀瑾说教育
点击上方“静仪文化”关注我们
给你更多精彩
什麽是教育的目的?就是教作人;作人从什麽开始?从心性修养开始,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。” ——南怀瑾
-
❤
-
对文化教育的重视
南怀瑾先生终其一生在弘扬中国文化,他担忧中国文化的断层,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儒释道三家之经典,旨在为往圣继绝学。
文化与教育有不可切割的紧密关系,在其晚年更关心教育问题,他看到了中国近百年来,因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,在文化教育上呈现了诸多问题。在他许多的著述中,如《论语别裁》《原本大学微言》《孟子尽心篇》《南怀瑾讲演录》都透出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担忧和观点,其著述中论及教育问题最多的是《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》及《新旧教育的变与惑》。
他认为一个国家、社会的兴衰成败,重点在文化,在教育,中国一百五十年来一切问题的来源就是文化教育问题 。
他因关心文化教育,所以于二0 0四年八月四日应文汇报、上海人民出版社、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之邀,讲了“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”,他说:“新闻出版业在二十一世纪,应该走文化先驱的领导路子。”对新闻出版业寄予厚望,还说:“如何建立中国文化跟人类的文化,(还不是世界的文化,)两个合流,开展人类的前途,这是极为重要的事,在我的观念里,中国未来的前途关系人类的前途。”由此可见他对中国未来前途的信心和远见。
儿童读经的岔路
南怀瑾先生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广儿童读经,他说那是中国文化断层重整工作,他的本意是将中、英、算,武,艺术,融合人格养成教育,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。
目前儿童读经已经很普遍,但是,儿童读经的方向有所偏差,他在《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》说:“如果把儿童读经的重点变成唐宋诗词,有什麽用?不是培养诗人,我希望后一代出很好的思想家、很好的科学家、很好的政治家,这是目的。”
他又说:“现在到处提倡读经、办私塾,这是错误的,读了经,什麽学校也不进,科学也不知道,孩子只要会背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啊,就觉得了不起了。这不得了啊!我们没有提倡这个,这叫读死书,死读书,读书死,一定糟糕。”
他还说:“我们没有光提倡读古书啊!现在外面提倡,你们千万不要犯这个错误,这样搞,孩子以为自己书读得很好,其实什麽都不懂。”
希望南怀瑾先生以上几段话,对于热衷儿童读经的家长们有所警醒,否则弄不清方向,反而害了孩子。
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人格教育
中国自民国初年引进西方教育体系,注重的是知识,而中国几千年来注重的是人格教育,南怀瑾先生说: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,迟早要出问题的。”他说:“中国的教育,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。人格教育、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。”
他在《论语别裁》中解释“学而时习之”说学问不是文字,不是文学,不是知识,孔子讲究做人做事,如何完成做一个人,《学而》篇全篇讲的是孝悌忠信,温良恭俭让,敏于事,慎于言,贫而乐,富而好礼,讲的是人格修养。
在《原本大学微言》中说:“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,教育没有方向,也没有目的,究竟想把我们的孩子教成什麽样子?没有一个方向、没有一个目标,方法也有问题,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。
像《大学》这一篇,就确定了中国教育的目的和方法。什麽是教育的目的?就是教作人;作人从什麽开始?从心性修养开始,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。”
对目前教育的反思
《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》是南怀瑾先生晚年临终前的讲话,可谓“语重心长”,他说:“我现在发现,几十年教育的演变,不但读的书没有用,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,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,这样的教育下去,很多孩子会变成精神病,我看这很严重。”
他说的没错,根据调查显示,目前大学生患抑郁症的达到百分之二十几,学生跳楼自杀,时有所闻,这个问题真的不容忽视。现在的学生在升学主义之下,课业重,心理压力重,焉能不出问题?
现在的家长拼命让自己的孩子读重点初中、重点高中,重点大学,但是对于为什麽要读书,没有思考。作为学生,为什麽要读书也很茫然,很多孩子是为父母而读,为考试而读。
南怀瑾先生说:“现在读书,就想学哪一科最好,做什麽待遇比较高,有前途,这完全是商业行为,不是教育行为,那何必去读书,学技术多好。”
至于考试,南怀瑾先生在《新旧教育的变与惑》书中说:“考试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创作制度,法良意美,素来为外人称道赞誉的。谁知到了现在,一考之弊至于如此,因此而形成现在青少年们的思想与心理潜在的抗拒意识,也是相当严重的因素之一,的确不能掉以轻心而疏忽置之的。
如果以时代观点,从西方文化的教育制度来讲,无论欧、美各国的小学教育,其课本与作业,也有考试,但轻松而活泼,收效的现象也绝不像我们的情形。”
不要随便办学校
现在有一些企业家赚了钱,也想办学校,办学校不是办企业,不是那麽简单,的确有很多失败的案例。南怀瑾先生说:“我劝你们不要随便办学,办学太难了。现在要开个学校很容易,大学里的博士班、硕士班,还有什麽管理班等等,都是以商业的行为来办教育,那是做生意,为了赚钱,不是办教育。
他又说:“真正的办学校,是要把自己的身心性命、全部精神都投入进去的,就是爱一切众生,爱一切孩子,把他们看得比自己的儿女还重要。”“办教育、文化事业,这是给人生走的一条大路,要牺牲自我是很难的。”看了这些话,真是令人感慨良多!
家长要重新受教育
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,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,南怀瑾先生指出了许多家长的问题。
第一,他说:“把孩子的教育依赖学校,绝对是个问题,自己家庭本身的教育很重要。教育的问题不要完全寄望于老师或学校,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,寄望在自己的家庭。”
第二,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这是严重的错误!(南怀瑾讲演录)。我认为现在不单是孩子教育的问题,家长更要重新受教育。我讲话很直,请大家深刻的瞭解,不要只是望子成龙,不要只是望女成凤。你们每个人心里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了不起,要好好培养。我不是讲过吗?做父母有个错误的观念,把自己的缺憾,一生做不到的事,都寄望在下一代身上,这是一个罪过,不可以的。(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)
第三,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,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,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,下意识的寄托在孩子身上,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。做父母的应当思考,如何正确的培养与辅导孩子,让他们成人立业。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读书、考试、上进,希望出人头地,是极大的错误观念。这样爱孩子,其实只会害了他们。(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)
第四,不能溺爱,太宠爱了就害了他。(论语别裁)现在讲爱的教育,中国古文有一句话,“恩里生害”,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恩情,可是“恩里生害”,爱孩子爱得太多了,反过来是害他不能自立了,站不起来了。 (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)
第五,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孝道,南怀瑾先生在《论语别裁》提出“中国人谈孝字,“父慈子孝”是相对的,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,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。”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的确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,或者造成自卑不自信,这些都是身为父母要注意的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南怀瑾先生还说:“真正的教育在反省自己,孩子的缺点就是父母的缺点。”
他在《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》语重心长的说我年纪大了,直话直讲,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出问题,不在孩子,而在家长。对不起,先请大家原谅,我这个人讲话很直爽,我认为现在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有问题。
我们中国近一百年来,传统文化被自己推翻了,又被西方的科技工商发展弄迷糊了,整个国家上下近一百年来很茫然,教育也好,人生也好,没有方向了。现在是跟到利益跑,唯钱主义,有钱就好。我们居然走上这样一条路线,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,但也无可奈何。
提倡母教
南怀瑾先生不止提倡家庭教育,还提倡母教。他说讲到中国的教育,齐家之道,母教最重要,有个好的女性很重要。齐家之道在女性,因此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女性主持。我常讲中国文化能够维系五千年,是靠家里有一个好太太、有个贤妻良母,不是靠我们男人。
由此可见南怀瑾先生是宣导女性回归家庭,做个全职妈妈,他主张孩子要自己带,不可交给父母老人家或媬姆,否则孩子长大后,心理是不健康的,他在《原本大学微言》书中举了许多帝王家庭的案例。
生活教育的缺失
生活教育的缺失,在目前也是很严重的问题,在父母溺爱包办以及只要把书读好的情况下,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会安排和料理自己的生活,同时不知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、共同协作,忽视公共道德。
南怀瑾先生在《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》中说:“生活教育最好从家庭做起,教孩子更要注重生活的教育。”
在家庭中父母可以要求孩子一同打扫卫生、洗碗、切菜、烧饭、做菜、摆碗筷等等。同时要教餐桌礼仪,待人接物要说谢谢、对不起,古人叫“洒扫应对”。学会排队等待守秩序,不乱扔垃圾,不乱吐痰。学会尊重别人,不侵犯别人,体谅别人,照顾别人。
这些生活的教育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重视的,也是实际生活中最实用的,必须从小培养,从家庭做起。
结语
教育在目前的确存在许多问题,而且是很严重的问题,很多有钱的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国外,终究不能解决问题。
南怀瑾先生这些话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启示,不管环境如何,孩子是自己的,不是老师的,不是学校的。
教育要从家庭做起,要从家长做起,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根本。
最后再引述南怀瑾先生的话,作为总结,他说:“真正的教育在反省自己”。
古国治写于上海红郡
推荐课程(点击查看):
1.悠活《如何爱·前篇》父母成长 工作坊(8月18日@上海)
2.悠活《如何爱~幸福人生》 工作坊 古峰 8月19-20(上海)
你可能还喜欢(点击查看):
2.带出一个人见人爱的宝宝——实践《如何爱》两年的成果
静仪文化
○
我们走在致力于探索“自我”和 创造“家庭和谐幸福”的道路上!
○
亲子沟通 | 情商管理 | 家庭关系
个人成长 | 生命探索
你的成长,有我陪伴
长按二维码关注静仪文化